20160109
感觉现在的每天都很忙,忙工作,忙生活杂事。从早晨起床开始,洗漱、上班、吃饭、加班、回家、十一二点洗漱睡觉。时间满满的被挤占。没时间看书,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跑步,没时间旅游,甚至恨不得把上厕所的时间都省了。可是,除了工作上的那点儿事儿,又感觉自己在瞎忙,仿佛在一个怪圈子里。不敢停歇,却又没有真的在为自己活着。 最初写于 2016-01-09 22:01,原文标题《盲忙》
感觉现在的每天都很忙,忙工作,忙生活杂事。从早晨起床开始,洗漱、上班、吃饭、加班、回家、十一二点洗漱睡觉。时间满满的被挤占。没时间看书,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跑步,没时间旅游,甚至恨不得把上厕所的时间都省了。可是,除了工作上的那点儿事儿,又感觉自己在瞎忙,仿佛在一个怪圈子里。不敢停歇,却又没有真的在为自己活着。 最初写于 2016-01-09 22:01,原文标题《盲忙》
今天已经是2016年的第五天了。再一次证明我是个懒人。 这一年加入了现在的创业团队。越来越相信这个世界的运行本来就是一个概率驱动的过程。回过头看了下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写的一篇文字。那时候处在一个迷茫的阶段,不知道前方的路该何去何从。似乎处在一个混沌系统中,随时会掉入意想不到中。最终,我掉到了现在这家创业公司。说实话,我从一度挺喜欢这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现在也是),让我觉得自在。一点点看着公司、团队、产品一点点的成长,自己也在成长。 这一年,我的维持了近四年的初恋终于走到了尽头。太多的原因促成了这个结果。年轻的时候,人总是脆弱的,也是易变的。你永远也不知道接下来你会变成什么样。我甚至无法清楚记得分手那天是几月几号,只记得那天是公司一周年庆典。我给前女友发了条短信,结束了我们之间的这一切。没有说出具体的原因,也没有再见面。也许在她看来我是狠心的,是决绝的,是不负责任的。在我看来,可能方式上她会觉得我做得比较过分,但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方式,果断,不纠缠,于你于我都好。妳我今后都会幸福的。 这一年,亲妹妹结婚了,大学寝室的那些兄弟们也陆续结婚或准备结婚了。这一年,大家都忙着奔跑,却忘了停下
dreamland
2016 年的第一天,我竟然这么早的醒了。刚刚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爸妈让我回家,是我小时候住的老家。后来给我相亲了,记得我很愤怒,但是也妥协了。紧接着我结婚了,跟我结婚的那个人我只有一面之缘,甚至根本记不起她长什么样子。 后来不知怎的跟爸妈聊到电脑,然后他们突然说想起有东西要给我看。不一会从他们结婚时候的大旧行李箱里翻出来几张小 VCD 盘,然后让我找一台电脑播放,说是他们结婚时候的几段录像。我(是在梦里)惊讶他们那个年代竟然结婚还录像,又惊讶自己竟真的找到一个能播放这种小 VCD 的电脑。 我挨个的打开一个个盘,里面的视频都很短,不过几分钟(是那个年代 VCD 存储容量的限制?)。内容大多记不清了,大概是结婚的场景什么的,真的记不清。但唯一记得的一个镜头就是一段应该是在行走的车上,镜头很晃(马车?)画面里是傍晚时候的天空,天火红火红的,美得像燃烧着的奔马,原谅我的词穷,就是感觉很美,很美。大山黑漆漆的缓缓地向后移动着,稍近处是一排排大杨树和一片片麦苗地,也是黑黑的。不知道为什么,梦里的我看着看着突然失声大哭了起来。边哭边一遍遍看完这些「影像」
下了班,选择走路回家。 故意比平时走的慢一些,发现越是慢越是走不好,姿势也会有些变形。平常习惯走得太快了。 眼睛不对焦,用耳朵感受周围的环境。先从自己的呼吸开始,调整几次,缓慢的呼——吸——。然后开始注意听自己的脚步声。然后将听的注意力扩大到周围,不用刻意的去听,而是让本来就有的声音流入你的耳朵,让你的耳朵自然的去感受。可能会同时听到很多声音,但是却只能每次只注意到一种声音。周围人匆忙的脚步声,小孩唱歌的声音,电动车的喇叭声,狗叫,拴狗的链条摩擦水泥地的声音,停在红绿灯口的小汽车发出的突突的声音,路过的大叔腰间钥匙的响声,讲电话的声音,一对情侣的窃窃细语和笑声,蛐蛐儿有节奏的吱吱声…… 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原来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听到几百种不同的声音。再远处,便利店促销优惠的录音,广场舞嘈杂的音乐,公交车减速加速由远到近,又又近到远,还有很多听不出来是什么的声音…… (本来这里有一段音频,但是链接失效找不回了) 最初写于 2015-09-07 原文标题《路上的声音》
我竟然一天骑行500里! 昨天参加环太湖骑行比赛,全程 245 公里,要求12小时完赛。 第一次参加这么难的骑行,之前最远的一次在千岛湖,160 公里,但没有时间限制,虽然也很累,但毕竟中间还有很多休整。而这次,不准备一下肯定是不行的。 在之前,我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坚持完赛。毕竟我真正开始骑车,也才半年。 一 早上 8 点,准时开赛,前面 50 公里,还算轻松,均速保持在 27 左右,感觉自己还能再快一些。但是自己没有太多长距离骑行的经验,不敢硬闯。就按照自己的节奏骑。到 70 的时候,感觉也还好,只有臀部由于座垫的摩擦和挤压,有点不舒服。到了第一个签到点,整体感觉还好,但是身体明显感觉不轻松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的 100,就感觉越骑越慢,前脚掌开始疼了。后颈也有些僵痛。离终点还远,
喜欢走路,尤其在晚上。凉风吹着你不那么热。夜晚路上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和车,但是又看不清细节。只有在一天的这个时候,你的心才是完全放松的。你可以随便想些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你可以走的轻快,也可以慢点儿走,甚至走回去一段再走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晃晃悠悠。 有时候思绪是轻松惬意的,有时候反而让你更加烦扰零乱。白天遇到的事和烦恼,此刻会放大了一股脑儿进入你的头脑。你会想得很开,你会想不开。你会突然想爱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也会只想着那一个。她会让你快乐,会使你忧愁。但你毕竟大了,人情世故也懂了些。虽然仍像年轻时那样易于寡欢,但也学会了克制、转移注意和调整思绪。但你终究还是你,你会纠结,会闷骚。你不再像过去那样会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会发自内心的笑出来。因为等着你去做的事情还在那里并且永远也做不完。你逃不掉,即便可以一时享受这夜晚微风,但是还是要归家,天也还是会亮。你的惬意你的思绪,也只限于你。跟别人无关,也跟这个世界无关。 喜欢走路的路痴是快乐的,你会带上伞和耳塞就走了。路的名字对你来说没有意义。也永远不用担心你会迷路,不设终点,也就不会迷路。 「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
又到了一年4月1日,愚人節。 早上睜開眼,就看見微博被懷念你的訊息刷屏了。甚至一些藝人明星如韓寒、古巨基,都如你的小粉絲一般,紛紛表達對你的懷念。 你是明星中的巨星。 中學時開始了解你,而你已離去。從一開始喜歡你的歌,慢慢開始了解你的人,看所有你的電影,所有演唱會視頻,著迷與你舞台和螢幕中的千變萬化。你是屬於舞台的,猶如鳥兒天生即屬於天空。而一旦離開了舞台,便不再有那個「張國榮」。你的歌你的影你的藝,你的善你的好,你的美你的品味與對完美的追求,這一切的一切,成就了你也殺死了你。 關於12年前你的離去,媒體有各種猜測和解讀,有人說你是為情所困,有人說你是身為偶像所承受了過多的壓力等等。我想你不會是他們眼中這麼的脆弱,不然你也不會是「等了十年才成就了」的張國榮。我寧願簡單的相信你是病了,抑鬱症。 嗯,這是一個大多數人不會瞭解也無法理解的一種病。 但我更願意相信是你對「美」的追求殺死了你。處女座的你總是美的,你對你唱的每一首歌,每一場演唱會,每一個螢幕角色,都追求盡善盡美。你也希望別人眼中的 Leslie 是美的,是靚的。
又到一年年末了,再过几天就是公历新年了,我也就23周岁了。 很久没来这写点啥了,现在的人都很忙也都很急躁,还有几个人会写写这东西?这是我第三次辞职了,毕业两年多,我算是个平凡跳槽的人。也许是我太年轻、不成熟。我是个不是太成熟又不是太有主见的人。没有拼劲儿又不满足于所谓「庸俗」。可谓「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最可悲。 这次辞职虽然纠结考虑了几个月,但难免还是有点考虑不周。人说毕业两年是最容易困惑的时期,我想我现在就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吧。也许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和考验,什么都想学一点但又什么也不精,也许现在这样的结果不算坏。人总应该思变,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矮人一般。是时候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想想接下来何去何从,想想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擅长的、什么又是自己想得到的。可是想来想去,答案依然不是很晴朗。也许在我想这些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做了。 有人说行动很重要,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也有人说选择很重要,错误的选择会让你事倍功半、浪费青春。我不知道哪句话是对的。我只能这样走下去,一次一次的尝试下去。小心的努力着、寻找着,不是太拼命的天天向上但也不是天天庸庸碌碌混日子。
dreamland
昨晚做了很多个梦,梦见家乡所有认识的人,对,是所有。家人,亲戚。不知道是不是好久没有回家的原因。 来到上海快有一年了,除了每天见到的同事以外,没有认识一个新朋友。这还是在上海这个信息相对发达的城市。 2014-09-15 09:36
忙里偷闲半夜听了会歌,才发现自己有多久没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没出门了见朋友了。恋爱,失恋,复合。工作,失业,再工作。淮北,合肥,上海。换号,换号,换号…… 原来这半年来自己似乎一直在兜圈子。在画一个永远画不完的圆。 理想似乎已经说再见了,也再不会有人伴你闯荡。没有冷雨夜里的约会,也没有无心睡眠时的 CS 枪战。一切都因于毕业而转场到另外一种平淡或热情。虽然生逢九十年代早期,却过着八零年代后期的童年,听着八零的粤语,情歌和摇滚。 大家都各忙自事,再不会有谁闲扯淡的说你怎么唱这么老的歌。人会老的,但好的音乐不会老。因我我们已经把它烙印在了那个青春时代,永远的留在了那。 在一天晚上醉酒归来,七个人排成一排,对着金宁路肆无忌惮小便的时候留下了。 在努力拼命拿下那一场球赛而流下的累、汗和伤的时候留下了。 在 KTV 通宵嘶叫的时候留下了。 在一寝室雄性激素爆发而轮番给某寝室某女生打骚扰电话的时候留下了。 …… 不管心里是一种什么状态,压抑,无趣,兴奋还是孤独。当那首电吉他前奏一次次响起的时候,内心还是会被瞬间打动…… 青春可以散场,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Her》。大概讲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电影主人公爱上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的是。电影的情节很令人感触,但是最吸引我的是在那个未来人们使用的网络终端设备和软件。尤其是西奥多(电影主人公)使用的智能终端,是一个具有复古风格类似化妆镜或者名片夹的屏幕和一个简单的耳塞。既不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也不是可穿戴设备。其一切的输入和交互都是通过语音控制。而那块小巧精致的“显示屏”则仅仅作为可视界面的延伸和摄像功能,而且不是必须的。你只需要把那个类似耳机的东西塞入耳朵里,甚至不需要任何别的操作,即可通过语音完成几乎所有的行为。还有比这更优雅更方便的吗? 现在的人会猜测以后的手机将会是什么样子,可穿戴设备会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应该是电影中的这个样子。超级方便,无形,并且可以实现。 2014-06-17 12:32:40
之前写了一篇《想想我的 2013》,现在如果自己不去看的话,都实在想不起来写了些什么。2013 年是我从学校到职场过渡的一年,所以除了换工作已外没有留下印象特别深的事情。(感觉只有折腾和适应漂离)。2014,刚过完自己 23 岁生日,新的一年是该尝试着有目的的度过一下了。 今天没什么事,晚上看了会儿书感觉困了就想早睡会,可是真一躺下又睡不着,就在床上想。想今年想做的一些事情和一些改变,但是又怕这些想法跟以前一样只是停留在想法然后遗忘,于是想做一个一年计划并记录下来,让想法变成做法,再到最终实现,于是就打开 MacBook+简书记了下来: * 学习理财知识,建立强制储蓄(每月¥1000 以上)。 * 阅读 20 本书,每读完一本要写或长或短的豆瓣书评。 * 写(出)一本电子书,并能上架(如豆瓣阅读)。 * 一次国内远旅行,记得借上哥们的单反。 * 给父母和妹妹买一份礼物,每次回家都要去看看爷爷奶奶。 * 学习好 JavaScript,成为还算优秀的 web 前端 er。